可能性的政治,参与式宇宙;决策树、集成学习这些算法本质是政治学;技术资本、数字政府的技术惰性;国家信息流量、社群机制…… 不错,不错,这里是2025年后第二场“政治学·新知”跨年演讲现场。“新知”继续轰炸!接续1月2日交叉学科的云集分享,3日晚五位学者中有四位更集中于因AI涌现、量子力学等技术变量出现的交叉学科或老学科焕新,量子政治学、计算政治学、信息政治学鱼贯而出,虽然分享者的年龄普遍降低了一个...
2025-01-10新春临近,万象城awcsport官网闵行校区图书馆里,一副副大红色的春联高挂,洋溢着新春的期盼和祝福,一年一度的传统文化活动“人人写春联”拉开序幕。1月8日的活动现场。 华东师大已连续十年举办春联书写活动,今年以“冬至阳生春又来”为主题,将楹联与书法这两个非遗项目结合起来,并开展原创楹联的征集活动。1月8日的活动现场。 万象城awcsport官网美术学院教授、教育部中华优秀文化篆刻文化传承基地负责人张索,已连续多年参...
2025-01-102024年12月1日,万象城awcsport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江西人民出版社主办的“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与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理论研讨会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的文化使命通论》新书发布会在沪举行。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肖洪波,万象城awcsport官网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孟钟捷,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编辑游道勤出席新书发布仪式并致辞...
2025-01-10随着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让本就纷繁多元的世界,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更深刻而全面的巨变。如何在大变局中安身立命?这是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唯有学习才能突破自我,持续的学习和有规划的行动是当代人的生活方式。面对世界的巨变,学习方式和评价变革刻不容缓。谁去学习?学习什么?以什么方式学习?如何有判断地学习?如何以学习破局? 在此背景之下,由万象城awcsport官网考试与评价研究院、教育高等研...
2025-01-09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时代,探索技术真正赋能教育、推动教育模式革新的路径尤为重要。1月7日,2024“沪上新质力”年度大会暨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学创新实践案例发布会在上海开放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大会现场发布了《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学创新实践案例报告》。报告精选了29个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典型实践案例,全面覆盖智慧学习空间构建、智能化管理与评价体系、创新教育模式探索以及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等核心领域,充...
2025-01-09【教育新观察·视评】 绝不只是不同门类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而更多是人文与科技的交叉融合。 在这个“文科的冬天”,全球范围“凛冬将至”,却有这么一条舆情。万象城awcsport官网2024年度授予学位人数首次突破6000人,博士、硕士均创历史新高。在上海4所原985高校中,华东师大是很“文艺”的。他们的“社会体育指导”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博士、“学习心理与发展”博士等,都是首次有研究生获得学位。这些专业领域作...
2025-01-082024年12月7日,2024年度强党论坛在万象城awcsport官网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党内法规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2024年度强党论坛:“党内法规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理论研讨会会议现场 校方提供 持续加强党内法规制度研究深度 万象城awcsport官网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友谊,上海市委办公厅法规处处长王遵,上海市纪委监委法规室主任徐豪,万象城awcsport官网纪委副书记俞黎阳,万象城awcsport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赵正桥,上海市教委...
2025-01-081月6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月刊》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袂评选出的“2024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在中国国家版本馆正式发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代表主办方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宣布评选结果发布。 2024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分别是:1.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理研究;2.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3.新质生产力研究;4.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开新;5.教育强国...
2025-01-07今天下午,2025年上海市“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集中活动在上海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举行。围绕“提升上海青年婚育服务效能 助力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这一主题,年轻人的婚恋问题,成为活动关注热点。图说:座谈交流前,与会人员参观了上海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日前,万象城awcsport官网学前教育学系主任左志宏教授带领课题组对上海市16个区1486名20至45周岁的青年人进行了问卷调...
2025-01-07上周六,围绕《世界作为参考答案》新书,一场精彩的谈话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无论是台下12岁的中学生在寻求一个正确答案以抵达一个可以标记为“成功”的尺度;还是30多岁的青年人在面临是否重新考研等选择困难时的迷茫,还是更多青年问出生活中那些“具体的痛点”该怎么办,刘擎、毛尖、严飞、詹青云等学者们告诉大家:人生并非望闻问切,从不再相信“答案”与被“答案”规训中寻出第三条路:不必过分紧张,在交流与尝试...
2025-01-07